目前分類:創業 (10)
- Nov 02 Mon 2015 18:28
成功的關鍵,不是想法有多好!商業傳奇 Bill Gross 的 9個創業「必勝指南」
Bill Gross 與他的 Idealab 是「網路企業工廠」
這個領域的始祖 (也是啟發李開復做創新工場的人)。
從 1996 年開始運作至今,Idealab 已經「製造」了 75 家網路企業公司,完成了 300 輪,總金額高達 33 億美元的募資。
- Oct 14 Wed 2015 21:11
6 步驟辨別你的創業點子是否可行
Mitchell Harper 是「Capital H Labs」的 CEO ,他的公司致力於為打造能夠幫助其他公司快速成長的軟體。 Harper 認為,創業公司失敗的原因在於沒能為大部分客戶解決第一層面的問題。在本文中, Harper 為創業者提供了一個用於檢驗創業點子是否可行的框架。
上週我宣布成立一個全新的創業工作室——「Capital H Labs」。我希望將少數極具才華的工程師和設計師聯合起來,一起開發出能夠讓企業得到快速成長的軟體產品,希望可以讓企業的成長變得更具預見性。
- Oct 14 Wed 2015 14:21
成功,只因持續不悔的專注
創造有意義的人生,能夠長期維持成功的人,往往不是為了名利,而是為了實現自己熱情的目標,不計毀譽、不論成敗地投入。很多時候,成功,其實只是他們努力後的附加成果。
人人都希望成功,但有人的成功宛如曇花一現,一夕爆紅又快速殞落;有人的事業卻能長長久久,維持高峰長達數十年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?是什麼因素才能讓成功長青?為探討企業如何能屹立不搖的暢銷書《基業長青》(Built to Last)共同作者之一薄樂斯(Jerry Porras),以如同《基業長青》一書的調查方法,花費長達10年的時間追蹤、訪談世界上長期成功(至少達20年以上)的人士,想尋求這些人的共通特點:是什麼樣的因素或個人特質,才能讓人維持如此長久的成功?
- Dec 13 Mon 2010 13:59
拚第一 不如做唯一
- Nov 30 Mon 2009 23:39
不中聽但中用的經營忠告!
如果你的事業賺不到錢千萬別怪罪景氣,反而應該自我反省去找出問題的癥結,只要:永遠把獲利擺第一,用熱忱和決心去實踐「獲利準則」,竭盡所能(還要超越你自己以為的能力範圍)讓公司創造最大獲利,下定決心要不遺餘力地去達成應有的獲利水準,並盡力加以實現。
■獲利準則1:獲利不是一切,是唯一
- Aug 12 Wed 2009 00:04
CEO該具備的能力-財務篇
- Apr 20 Fri 2007 11:05
我真的適合創業嗎?
每一次創業培訓課程的現場,我都習慣在課程中宣告一個「後續和我聯絡的注意事項」,那就是可以找我顧問、培訓、教練、甚至交朋友,但就是不要找我「算命」。
所謂一命二運三風水,中國人對於上天注定的領導論點總是有著一定程度的信任,市面上賣的最好的書或是趨勢議題,不是談賺錢、就是領導與算命,總之一般人對於自己是否能多金有成就,總會直覺的牽扯到這些宿命論的領域,同樣的,七年來擔任創業培訓顧問、講師、與創業教練工作,學員們最常會和我互動的問題,也大多都是「五術玄學」的領域,舉凡:
- Mar 22 Thu 2007 01:39
2007台灣地區創業五大守則
在台灣創業要成功,最重要的關鍵是什麼?所有的專家都一致認為,就算市場局面是大者恆大,但只要有創意,就一定有機會!可是在創新之餘,又有哪些是應該要注意的事項呢?想要創業的您,不妨瞭解市場專家建議的創業守則,再來擬定發展策略吧!
2006年台灣地區的服務業占國內生產毛額(GDP)的73.6%,就業人口佔總人數的近6成,正宣示著服務業掛帥的時代已經到來!面對競爭如此集中的市場,許多業者為了使消費者覺得物超所值,紛紛砸下重金營造更精緻、舒適的環境,並藉此提高競爭門檻,使競爭者無法輕易模仿。
- Feb 20 Tue 2007 22:02
做專案要精不要多
幾年前我首度創業,當時我相信兩件事:「存活就是成功」、「一定要投入專案,但要投入手邊最好的專案」。我認為,只要一直都很忙,避免被淘汰,遲早會成功。
大多數組織不分大小都以相同的觀點運作。隨著員工增加,你會希望大家都不要閒著。當然,公司一忙,就需要招募愈多人手,如此一直循環下去。
- Feb 19 Mon 2007 02:54
2007台灣地區創業五大守則
在台灣創業要成功,最重要的關鍵是什麼?所有的專家都一致認為,就算市場局面是大者恆大,但只要有創意,就一定有機會!可是在創新之餘,又有哪些是應該要注意的事項呢?想要創業的您,不妨瞭解市場專家建議的創業守則,再來擬定發展策略吧!
2006年台灣地區的服務業占國內生產毛額(GDP)的73.6%,就業人口佔總人數的近6成,正宣示著服務業掛帥的時代已經到來!面對競爭如此集中的市場,許多業者為了使消費者覺得物超所值,紛紛砸下重金營造更精緻、舒適的環境,並藉此提高競爭門檻,使競爭者無法輕易模仿。